可信数据空间的互操作性标准核心内容是什么?

可信数据空间的互操作性标准核心围绕“数据可理解、交互可信任、系统可协同”的目标构建,整合四大关键内容:

一是数据结构与元数据规范,通过DCAT、Schema.org等元数据标准定义数据的来源、类型、权限等属性,结合JSON-LD、Protobuf等序列化格式,确保不同系统能解析数据的“形式”;

二是语义一致性机制,借助OWL、RDF本体与知识图谱技术,对齐跨领域术语的语义(如医疗“电子病历”与保险“理赔凭证”的含义映射),解决“数据值结构但不懂含义”的歧义问题;

三是安全与信任保障,集成OAuth2/OIDC身份认证、ABAC细粒度访问控制、W3C PROV数据溯源,以及零知识证明、差分隐私等隐私增强技术,确保数据交换时的主权保护、权限合规与隐私安全,这是“可信”的核心支撑;

四是接口与流程协同标准,通过RESTful/gRPC API、AMQP/MQTT消息协议、BPMN工作流规范,统一系统间的交互方式与协同逻辑(如跨空间数据申请-审批-使用的全链路对接)。

此外,配套治理框架(如互操作认证、GDPR等规则适配)保障标准落地执行,最终实现不同可信数据空间间“数据能流动、含义能互认、信任传递”的互操作,支撑跨域数据价值的安全释放。

摘自《可信数据空间合规100问》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965147580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674290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