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技术在可信数据空间的应用标准有哪些?
AI技术在可信数据空间的应用标准围绕“数据-模型-生态”全链条的可信性构建,核心聚焦隐私保护、安全可控、可解释性、公平性与监管兼容等维度。数据层标准强调来源可追溯(如ISO 27001数据溯源要求、《数据安全法》中的痕迹管理规定)、质量可靠(GB/T 36344数据质量评价指标)与隐私合规(GDPR”隐私设计”原则、差分隐私技术规范及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中的匿名化/去标识化要求);模型层标准关注鲁棒性(NIST AI鲁棒性指南、对抗攻击防御规范)、可解释性(ISO/IEC TR 22900-2 AI可解释性框架、《人工智能算法安全评估规范》)与公平性(ISO/IEC 23894 AI公平性标准,避免算法偏见);生态层标准覆盖跨主体可信交互(W3C DID分布式身份规范、ISO 22739区块链智能合约标准)、行业监管适配(金融《金融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分级指南》、医疗HIPAA与AI结合规则)及全生命周期审计(NIST AI RMF风险管理框架、《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安全要求》的全流程认证)。
这些标准共同支撑AI在可信数据空间中“可验证、可监管、可信任”的应用,平衡数据价值释放与安全风险防控。
摘自《可信数据空间合规100问》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