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合规风险的评估方法(如定性/定量)?
数据合规风险评估通常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,以平衡主观判断与客观量化需求。定性方法聚焦风险的性质“与”影响维度”,常用工具包括风险矩阵(将发生概率与影响程度划分为高/中/低等级,如“未获得用户数据授权”的概率“高”、影响“高”,归为重大风险)、情景分析(模拟“数据泄露引发集体诉讼”等场景,评估声誉、客户信任等非量化损失),适用于早期识别模糊或难以量化的风险(如隐私侵权的隐性影响)。定量方法则通过数据模型将风险转化为可计算数值,核心是“风险值(R=发生概率×潜在影响)”公式——例如结合历史数据计算GDPR罚款(全球营收4%或2000万欧元取高)、数据泄露的直接损失(法务成本、赔偿)与间接损失(客户流失率×用户终身价值),或用统计模型(如损失分布法)预测极端风险的损失规模,适用于需要精确决策的场景(如合规预算分配、风险转移方案设计)。实践中,企业通常先通过定性方法筛选高优先级风险(如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风险),再用定量方法计算其“可量化损失”,最终形成“定性分级+定量估值”的风险清单,既覆盖监管态度、声誉影响等主观因素,又提供客观数值依据,支撑合规策略的优先级排序与资源倾斜。
摘自《可信数据空间合规100问》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