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资产化在可信数据空间中的合规要求有哪些?
数据资产化在可信数据空间中的合规要求需要扣“可信”核心,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权属、质量、安全、交易及责任追溯等关键环节。
首先是数据确权合规,需依据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明确权属边界——个人数据需保障用户知情权、决定权及匿名化/去标识化要求,企业数据需证明合法持有(如原始采集授权、加工行为合规);
其次是数据质量合规,需符合GB/T 36344《数据质量评价指标》等标准,确保数据准确、完整、一致,为资产估值与交易奠定可信基础;
第三是数据安全合规,需落实等级保护、加密存储、访问控制等要求,关键数据需符合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》,保障数据保密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;
第四是数据交易合规,需通过合法交易场所开展,遵循《数据要素交易合规性指引》,明确交易主体“来源合法、用途正当、不侵权”的责任;
第五是隐私与伦理合规,个人数据资产化需贯彻“最小必要”原则,敏感数据需经用户单独同意,避免非必要采集或滥用;
最后是审计与追溯合规,需建立全链路日志记录,确保数据产生、加工、交易等环节可追溯,符合《网络安全法》日志留存要求。此外,跨主体协作(如联邦学习)时需明确责任边界,不违反数据本地化或跨境传输规定(如《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》)。
这些要求共同构建了可信数据空间中数据资产化的“信任基石”,既保障资产价值实现,也防范合规风险。
摘自《可信数据空间合规100问》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