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信数据空间跨域数据隐私保护的协同机制?

跨域数据隐私保护的协同机制,是破解“数据孤岛”与“隐私泄露”矛盾的核心路径,需以“规则统一、技术赋能、主体联动”为核心构建闭环。

规则层面,需依托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等上位法,推动跨行业、跨区域的隐私标准协同——比如统一“敏感数据”分类(如医疗病历、金融账户)、“跨域 consent 管理”规范(如一次授权覆盖合规场景、可撤销权跨域生效),解决不同主体间“规则冲突”问题(如电商与医疗数据联动时,避免因标准差异导致的隐私漏洞)。

技术层面,通过“隐私计算”技术实现“数据不出域、价值跨域流”;联邦学习让多域在本地完成特征提取,仅传输模型参数而非原始数据;安全多方计算(SMPC)支持分布式节点联合计算,不暴露单条数据;差分隐私通过添加可控噪声,确保跨域统计结果无法反推个体信息。

主体联动层面,需打通企业、监管、用户的协作链路;企业落实“隐私-by-design”,将跨域保护嵌入系统架构;监管建立跨部门/区域的协同监督(如数据流动备案、联合执法),避免“监管真空”;用户通过“跨域知情权”“可溯源权”(如查看数据跨域流向)确保控制权。这种协同并非静态,需根据数据类型(如医疗vs金融)、场景风险(如营销vs科研)动态调整保护强度——例如科研场景可适当降低噪声以保留数据价值,营销场景则强化差分隐私以防范精准画像滥用。

最终,协同机制通过“规则定边界、技术破壁垒、主体促执行”,实现“数据要素跨域流通”与“隐私安全”的平衡,为跨域数据应用筑牢底线。

摘自《可信数据空间合规100问》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965147580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674290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