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互联网数据空间的安全合规要点?
工业互联网数据空间的安全合规需围绕“数据全生命周期精准防护+工业场景适配+法定规则落地”构建核心体系。
首先,分类分级是基础:需严格遵循《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》,将数据划分为核心(如关键工艺、涉密研发数据)、重要(如设备运行、生产计划)、一般三类,为后续防护划定边界。
其次,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:采集阶段保障工业设备(PLC、DCS等)可信接入(如数字证书认证)与数据加密;传输阶段对Modbus、OPC UA等工业协议进行安全增强(加密、完整性校验);存储阶段采用加密存储与最小权限访问;处理阶段对商业秘密或个人信息(如员工操作日志)脱敏;共享时通过数据沙箱、联邦学习实现“可用不可见”,并明确权属与责任;销毁阶段确保数据彻底清除。
再者,法定合规落地:需符合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及《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规定》,落实数据安全责任制(企业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)。同时,适配工业场景:兼顾OT系统实时性,采用轻量化安全代理、边缘计算等技术,避免影响生产;强化供应链安全,对工业设备、软件的供应链进行可信验证(如《供应链安全管理指南》),防止后门植入。
最后,持续运营保障:建立实时监控、定期审计、应急响应机制(如针对勒索攻击的快速处置),确保安全合规动态适配数据空间演化。
整体需平衡“数据价值释放”与“安全风险防控”,支撑工业数据可信流动与价值变现。
摘自《可信数据空间合规100问》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