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块链存证数据的可靠性法律认定要求?

区块链存证数据的可靠性法律认定需围绕“技术可靠性与法律合规性”双重逻辑,结合《电子签名法》《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》《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及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,重点审查四大核心要素:

一是存证主体的合法性与中立性,提供存证服务的机构需完成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(符合监管要求),且无利益冲突以保证中立性(如非争议一方关联主体);

二是技术流程的规范性,要求数据从生成、采集到上链的全链路可追溯——上链前需验证源数据真实性(如通过实名认证、哈希校验确认内容未被篡改),上链过程采用国家认可的技术标准(如SHA-256哈希算法、共识机制),上链后留存完整操作日志与时间戳(确保“不可篡改”的技术特性可验证);

三是数据的完整性与关联性,存证内容需完整覆盖待证事实(如电子合同需包含签署主体、内容、时间全要素),且能与其他证据(如电子签名记录、第三方审计报告)交叉印证;

四是司法接纳性,存证平台需与司法机关对接(如接入互联网法院区块链证据平台),或存证报告符合法院要求的格式(需载明存证主体、时间、技术原理、数据哈希值等关键信息)。

此外,若涉及电子签名,还需满足《电子签名法》“可靠电子签名”要求(身份明确、意愿真实、签名与内容绑定且不可篡改)。

综上,区块链存证的可信性本质是将“技术不可篡改”转化为“法律上的证据效力”,需通过“主体合规+流程可验+内容完整+司法认可”的多重维度验证。

摘自《可信数据空间合规100问》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965147580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674290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